追款团队专业化管理让企业坏账回款率飙升的秘诀

 文章资讯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07-30 10:29:58

很多企业做追款时总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:催急了怕得罪客户断了后续合作,催松了又让客户觉得“赖账也没事”,最后坏账像滚雪球越积越多。其实问题根本不是客户“不想还”,而是追款团队“不会追”没有专业的架构分工、没找准客户痛点、没有数据化流程支撑,自然拿不回钱。

要让追款团队变专业,步是搭“分层闭环”架构,把“泛泛催款”拆成“精准解决问题”的环节。比如我们帮企业设计的“三段式团队”:前端是“失联修复组”,专门解决“找不到人”的问题;中间是“谈判攻坚组”,负责和有还款可能的客户谈方案;后端是“法律执行组”,处理硬赖账的客户。每个组的职责要“窄而深”,不能混为一谈比如失联修复组别想着去谈判,谈判组也不用管找线索,各司其职才能把事做透。

失联修复组的核心不是“打电话”,是“找线索”。比如用“关联人挖掘法”:先查客户的工商登记信息,找到股东、监事或法定代表人的联系方式,以“核对合同补充条款”为由联系他们,问客户的最新地址或电话;或者查客户的社保缴纳记录通过当地社保网或第三方工具,找到最近3个月的缴费单位,联系HR打听客户近况,很多中小微企业主会用自己的社保绑定公司,这招屡试不爽。还有“上下游联动法”:比如客户是做服装加工的,我们会联系他的布料供应商或成衣采购商,说“我们有批货款要付给他,但联系不上,能帮忙转话吗?”对方为了维持合作,通常愿意帮忙。

谈判攻坚组的关键是“会聊天”,不是“放狠话”。我们要求团队必须掌握“共情+事实+方案”的三段话术框架。比如客户说“我现在资金周转不开,再等等”,不能直接说“不行,必须今天还”,而是先共情:“我理解您现在的压力,最近原材料涨价、回款慢,很多老板都遇到这种情况”;再摆事实:“但这笔款已经逾期90天,按合同约定每天产生5‰的滞纳金,现在总共欠12.3万,再拖一个月要多付1.8万”;最后给方案:“我们可以帮您申请分3期,每月还4.1万,这样您压力小,也能保住信用您看这个方案能接受吗?”这样沟通让客户觉得“你是来帮他解决问题的,不是来逼他的”,配合度自然高。

光有架构还不够,数据化流程能让追款效率翻倍。我们会帮企业用CRM系统比如钉钉的客户管理模块,或专门的催收CRM跟踪每个客户的全流程:逾期天数、沟通记录、承诺还款日期、财产线索,甚至客户的“习惯”比如某客户总在每月25号发工资,我们就把跟进时间定在23号,提醒他“发工资后记得转款”。更关键的是“分级预警”,我们设置“三色标签”:逾期30天内标绿色,用自动短信提醒,内容要“软中带硬”“XX先生,您尾号4567的合同欠款8万元已逾期7天,按约定每天产生400元滞纳金,今天还款可申请减免50%滞纳金(仅需还8.14万)”;逾期60天标黄色,转谈判组打电话,重点提“信用影响”“您的逾期记录已经上传至行业信用平台,现在您的合作客户查得到,再拖下去会影响您接新订单”;逾期90天标红色,转法律组发“律师函+财产线索告知”“我们已掌握您名下的房产(XX路123号)和工行账户(尾号7890,余额5万元),如3天内未还款,将申请诉前财产保全”。这些数据标签让团队不用“瞎猜”,直接按流程走,效率能提升30%以上。

谈判的核心是“打痛点”,而痛点不是“猜”出来的,是“查”出来的。我们要求谈判组沟通前必须做“三项调查”:一是查“经营现状”,用天眼查或企查查看看客户最近有没有“融资事件”“动产抵押”“股权质押”如果有,说明他资金紧张,痛点是“需要保持信用来续贷”;如果客户最近有“中标信息”或“新合作公告”,痛点是“不想因为逾期影响新项目”。比如有个做机械零件的客户,最近中标了一个国企的订单,我们就说“您的新订单需要缴纳履约保证金吧?如果逾期记录传到国企那里,他们可能会取消合作,到时候保证金也拿不回来”,客户当天就打了款。二是查“个人关联”,比如客户是企业主,查他的子女有没有在国外留学通过社交媒体或公开信息,痛点是“不想因为逾期影响子女签证”;或者查他有没有房产在学区通过房产网,痛点是“不想因为被起诉查封房产,影响孩子上学”。三是查“行业规则”,比如客户是电商卖家,痛点是“店铺评分下降影响流量”;如果是餐饮企业,痛点是“食材供应商停止供货”。我们曾经遇到一个餐饮客户,欠了15万,一直说“没钱”,后来查他的食材供应商是我们的合作方,就和他说“如果您不还款,我们会和供应商说您的资金情况,他们可能会停止供货您的餐厅刚推出新套餐,断货的话影响很大吧?”客户第二天就还了10万,剩下的5万分2期。

法律工具不是“最后一步”,而是“前置施压”的手段。很多企业等到客户逾期1年才起诉,这时候客户早转移了财产,赢了官司也拿不到钱。我们的做法是“法律工具提前用”:比如“诉前财产保全”,这是最有效的施压手段。操作流程很简单:准备材料合同原件、付款凭证、对方的财产线索(比如银行账号、房产地址、应收账款明细)、保全申请书;向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交材料,缴纳保全费(按标的额的1%收,最多5000元);法院48小时内裁定冻结财产;冻结后给客户发消息:“您的工行账户已被法院冻结,余额6万元,如需解冻,请在3天内偿还12万欠款,否则将起诉并执行”。大部分客户会在这3天内还款因为冻结账户会影响他的生意周转,比起诉更管用。再比如“律师函”,不是随便发的,要“针对性”:给企业客户发律师函,要抄送给他的法定代表人、股东和财务负责人;给个人客户发,要寄到他的家庭地址通过快递单号跟踪签收记录。律师函的内容要“具体”,不能只说“尽快还款”,要写清楚“欠款金额(本金+滞纳金)、逾期天数、合同条款、法律后果(比如起诉后的诉讼费、律师费由他承担)”,让客户觉得“这不是吓唬人,是来真的”。

激励机制要“奖到点子上”,不能只靠“提成”。我们设计的“阶梯+协作”激励方案,让团队主动“抢着做”:基础提成是回款额的2%,但要加“阶梯奖励”回款率超过60%,额外加0.5%;超过70%,加1%;超过80%,加1.5%比如一个谈判员月回款100万,回款率85%,就能拿到100万×(2%+1.5%)=3.5万提成,比基础提成多1.5万。更重要的是“协作奖”:如果失联修复组找到的线索让谈判组谈成,修复组拿提成的10%;如果法律组的保全让客户还款,法律组拿提成的20%比如一个10万的回款,修复组拿200元(10万×2%×10%),谈判组拿3600元(10万×2%×90%),法律组拿400元(10万×2%×20%)。这样大家不会“各自为战”,而是主动配合:修复组会更认真找线索,因为线索越多,提成越多;谈判组会和法律组配合,因为保全能帮他们更快谈成。

最后,客户分类管理能避免“无用功”。我们把客户按“还款意愿”和“还款能力”分成四类,每类用不同的方法:A类(有意愿有能力)比如客户说“我下周五发货款,到时候转你”,这时候要“锁定细节”回复:“好的,XX总,下周五下午2点我会提醒您,金额是11.2万(本金10万+滞纳金1.2万),到账后我会给您发电子收据,麻烦您到时留意一下”,重点是“确认时间和金额”,避免客户“忘记”。B类(有意愿没能力)比如客户说“我每个月只能还1万”,要算“合理分期”比如本金10万,分12期,每月还8333元,加上滞纳金500元,总共8833元,不要让客户觉得压力太大,同时要签“还款协议”,明确“如果任何一期逾期,滞纳金翻倍”,避免二次逾期。C类(没意愿有能力)比如客户说“我就是不还,你去告我啊”,这时候要“用事实施压”回复:“我们已经查过您的房产(XX小区5栋3单元)和建行账户(尾号1234,余额7万),如果起诉,法院会查封这些财产,到时候您不仅要还12万,还要付2万诉讼费和律师费,总共多花3万,划不来吧?”D类(没意愿没能力)比如客户已经破产,或名下没有财产,这时候要“及时止损”打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,按回款额的30%付佣金,总比一分钱拿不回来好。

去年我们帮一家做五金建材的企业优化追款团队,他们之前是2个财务兼职催款,回款率只有35%。我们帮他们搭了“三段式团队”:1个失联修复组(1人)、2个谈判组(4人)、1个法律组(1人),用CRM做分级预警,每周开1次“案件分析会”每个谈判员要讲“客户的痛点是什么?我用了什么方法?有没有需要法律组配合的地方?”比如有个客户是做装修的,欠了18万,之前一直说“没钱”。我们查他的天眼查,发现他最近接了一个100万的装修项目,正在找瓷砖供应商(我们的合作方)。谈判组就和他说:“您的新项目需要瓷砖吧?如果您不还这笔款,我们会和瓷砖供应商说您的资金情况,他们可能会停止供货您的项目工期紧,断货的话要赔业主违约金吧?”客户第二天就还了10万,剩下的8万分2期。3个月后,这家企业的回款率升到了72%,坏账减少了40%。老板说:“以前催款像碰运气,现在像‘打靶’知道往哪打,怎么打,效率高多了。”

追款不是“逼债”,而是“用专业方法帮客户解决‘不想还’或‘不能还’的问题”。搭建专业的团队架构、用数据驱动流程、精准打击客户痛点、提前用法律工具施压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,这些方法不是“理论”,是我们帮100多家企业实操过的“干货”你今天照做,下周就能看到回款率的变化。